扫一扫
关注我们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中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在殷墟的众多考古发现中,水利遗存颇为引起关注,无论是殷墟都城的选址、水资源的配置、水利设施的建造等,都体现出水利在殷商都城形成和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凸显了水利在殷商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都城的选址与水网布局
洹北商城、殷墟在都城的选址中充分考虑了水利因素,在都城水网的布局上也进行了规划。
城址的选择。洹北商城、殷墟的选址围绕着洹河展开。洹北商城坐落在洹河的北岸,平面近方形,面积约4.7平方公里。殷墟都城,是商代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目前发掘殷墟面积达36平方公里。洹北商城的选址既考虑洹河洪水对都城的影响,又考虑了利用洹河水资源之便。殷墟迁移洹河南岸后,地处小屯村东北,这里地势较高,洹河在此绕大弯向南流,遗址形成北面、东面两面临水的优越条件,不仅为都邑提供便利的水源,还通过引水渠将洹河水引入城内,通过池苑、陂塘进行蓄水、排水,体现“以水定邑”的规划思想。
水网的布局。人工水网的布局与修建是殷墟城邑建造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其规划原则既要考虑城邑与洹河的关系,又要考虑城邑聚落各个功能区的用水需求,采用了“以水定需”的理念,进行整个城邑聚落的水网布局。通过较为科学的水网布局,将殷墟宫殿区、作坊区、居民区等功能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殷墟城邑水网体系。
据考古报告揭示:殷墟水网由引水、总干渠、各个支渠、陂池等组成。(1)总干渠,总干渠长约2500米,从西北流向东南,与殷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特征完全一致。渠道的截面呈倒梯形,西北区段宽而浅,东南区段窄而深,局部区段设有蓄水坝。总干渠是向王陵区、宫殿宗庙区以及族邑、作坊、墓地输水的主要设施;(2)支渠,可见水渠从洹河引水,将洹河之水引入总干渠;在宫殿宗庙区南部约1500米处,由总干渠向东南分出多条支渠,支渠的分布呈枝状水系偏向一侧歧出,如同半棵树枝的形状;(3)陂池,在干渠和支渠的局部区段还设有蓄水坝、陂池。
殷墟水网布局和修建呈现出的特点:一是设计科学,从规划上,充分考虑殷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特征,而且,根据对水的不同需求,呈枝状进行布局;二是结构齐全,不仅有引水渠、干渠,还有各支渠、陂池等工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三是规模宏大,总干渠长2500米,按照倒梯形截面的最大面积计算,总干渠的截面面积达22平方米,而且还有很多支渠分布,构成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体系;四是贯穿范围广,水网将殷墟的宫庙、陵区、作坊、居民点联系起来,充分兼顾考虑不同用水户的需求;五是沿用时间长,从殷墟干渠及分段渠道修造的年代推断,可知其开凿时间不晚于殷墟二期,沿用至殷墟四期,大概有200多年的时间跨度。这么长时间的跨度,几乎贯穿了整个殷墟的历史发展过程,对殷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
水利设施的种类及功能
殷墟考古发现的水利设施遗存比较丰富,对水资源的利用呈现出多种形式。除了上述的水网体系外,还有水井、蓄水陂塘池、给排水设施等,构成洹北商城及殷墟的水利设施体系。
水井。据考古报告反映,水井广泛见于遗址的各个区域,多位于宫殿、居民点、手工业作坊区。(1)洹北商城考古发现多眼水井,在二号宫殿东南部,专门有一小型附属建筑,建筑中间有一眼深8.5米的水井。该水井应与宫殿区同时建造,专供宫殿区生活用水。在韩王度东发掘到洹北商城的铸铜、制骨手工业作坊周围,共发现十几眼水井。这些水井的时代不同,分布密集,应与手工业作坊生产用水有关。(2)殷墟内水井的数量更多,以刘家庄北地2008年、2010—2012年度的发掘为例,两次发掘共发现近70眼水井。即使考虑到这些水井分属于不同时期,以及该区域内制陶作坊等生产的需要,在如此小的范围内,有如此多的水井,说明水井在殷墟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陂池。陂池就是水池,有些是自然形成的池塘,有些是人工建设的。据考古报告显示,考古人员在殷墟刘家庄北地发掘时共发现三处巨型水坑,大的面积可达3000平方米,小的也在400平方米以上,深约8米。考古人员认为,这些巨型灰土坑,原来也是取土坑,后经修整成为蓄水坑,局部边缘还铺设石子路面和夯土护坡,应是商代某个族邑的池苑类遗存,应该代表着商代中晚期蓄水设施建造的水平。另外,2004年在小屯宫殿宗庙区丙组基址的西北、乙组基址的西侧发现一个面积不小于4.5万平方米的大池子。池子的平面形状呈东西长的椭圆形,东西长径不小于250米,南北径不小于179米。水池东北部向北伸出一水道,直通洹河南缘。这个大型人工开挖的水池,学者判断其为宫殿宗庙区的池苑遗存。而且,考古发掘也发现这个水池还有多条水沟汇入,还有排水通道入洹河,说明这个水利设施的功能除了供帝王贵族享用的池苑景观外,还具备给排水及蓄水功能,与洹河连通。
排水渠道。给排水水道系统是古代城邑利用水资源的一项主要水利设施。在殷墟的乙组基址范围内,共发现水沟31条,2个小型水池,总长度为650.9米,水渠与水池纵横交错,连成一体。在苗圃北地商代铸铜作坊遗址也曾发现地下水道,系筒状陶管套合而成,陶管每节长33厘米,大端口径18厘米、小端口径15厘米,说明地下水道是为满足铸铜作坊的给排水需要而修建的。
水利与殷商文明的互动
商代都城频繁迁移的历史背景下,最终定都殷墟,水利的因素至关重要。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延续500余年。其间,商朝国都频繁迁移,《史记·殷本纪》有记载,自商代始祖到盘庚,商朝国都共迁移13次。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使殷墟都城成为商中晚期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商朝国都频繁迁移的原因,据考古学家分析,有自然灾害,主要是水害的影响,也有东夷入侵、内部叛乱等原因。《尚书·盘庚》中的记载也反映出盘庚迁殷的主要原因是避免洪水灾害。从盘庚迁殷直至商纣王被周所灭,历经273年再也没有迁都的历史事实看,水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洹北商城、殷墟选址时进行了水利规划,充分考虑了殷墟地区河流地理的环境、水资源情况,趋利避害,不仅保护了都城没有受到大的洪水威胁,还得益于洹河的水之利,使得都城在殷墟这块“风水宝地”上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实现了盘庚迁殷时“用永地于新邑”的梦想。殷墟都城的长期稳定,也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水利在促进殷商文明各要素发展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殷墟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城市文明达到当时的发展高度;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了高峰,这些文明要素的产生、形成、发展有其内在机理和外部因素的促进作用。从水利的角度来看:生产发展,人口增加,促使城市的出现,伴随着殷墟都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都城规模不断扩大,对水利的需求也会增加,所以合理地运用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为不同的用水功能区提供水保障,使水利为商代文明的发展发挥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手工业的发展,特别青铜器在铸造过程中对水的需求,也需要修建水利设施予以保证。所以,殷商文明的水利与其他文明要素经历了一个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过程,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