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实施方案》提出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增汇减排、提升适应,政府引导、创新驱动等基本原则。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和2060年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林木覆盖率达到24.1%,湿地保护率达到48%,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6%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森林和湿地碳汇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林业碳汇量得到巩固并稳中有增;到2030年,全省林木覆盖率维持24.1%,湿地保护率达到50%,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8%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森林和湿地碳汇能力进一步持续增强,林业碳汇量显著增加;到2060年,全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产品供给快速提高,森林和湿地碳汇能力全面增强,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绿色发展之美有力彰显,助力全省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实施方案》明确了5方面20项重点实施内容。一是增加林业碳汇资源,明确了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湿地碳汇潜能、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和提高林产品综合利用率等。二是巩固林业碳汇存量,明确了加强林地林木管理、强化森林火灾防护、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稳定湿地碳库资源、推进造林绿化减排和开展节约型林业建设等。三是提升林业适应能力,明确了加强林木良种选育、培育近自然健康森林、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地建管力度和推进国有林场现代化建设等。四是开展林业碳汇研究,明确了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完善智慧林业平台等。五是推进林业碳汇交易,明确了完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和探索林业碳汇交易等。《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责任落实、积极宣传引导,全力保障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实施方案》立足江苏省情、林情,明确既可通过增加林业资源实现碳汇增量,也可通过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巩固碳汇存量,还可通过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突出了林业建设的特殊性,增强了林业工作的系统性。符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将增汇减排理念要求贯穿于良种选育、种苗调动、造林整地、科学栽植、抚育经营、后期管护、资源保护、加工利用等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