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新江苏观察丨近千名规划师下乡,给乡村带来了什么?
来源:江苏自然资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4-04-19 | 171 次浏览 | 分享到: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2020年9月,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启动“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近4年来,100多个工作站挂牌运行,近千名规划师活跃在江苏广袤的田野上,在新时代鱼米之乡尽情探索“诗和远方”。一张张美好乡村的规划蓝图,逐渐成为村民眼前可感的幸福图景。
什么是乡村规划师?乡村规划师如何为一个村“量体裁衣”?如何避免“千村一面”?近日,新江苏记者到江苏多地调研。
图片
什么是乡村规划师?

“村庄规划是房子拆迁吗?能拿赔偿款?”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资源与规划设计院院长樊欣,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与兴化市唐庄村村民面对面交流时的哭笑不得。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乡村规划就是拆旧房、建新房,乡村规划师的日常工作就是“手上画画、墙上挂挂”。然而,乡村规划并不仅限于农房改造,规划师也不是一群“纸上谈兵”的画图师。
省自然资源厅空间规划局局长朱凤武介绍,村庄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做好空间布局、用地保障和建设安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分类引导村庄发展。“乡村规划师类似村民、村集体的“参谋、帮手”,主要是帮助基层编制和实施好规划”。
图片
优秀的“管家”不仅能想村庄之所需,更要能想村民之不曾想。起初,唐庄村在进行绿化规划时,村民们更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比如果树的果实是谁的、鱼塘里能不能养鱼。村民的诉求启发了樊欣及其团队,“乡村绿化在体现乡土风貌的同时,是不是可以不局限于观赏功能”。

如今行走在唐庄村,步步皆画:芋头叶连碧成阴,油菜花轻盈起舞。全村以果树、农作物作为景观植物,村民参与日常维管,并能在丰收时采摘果实。“原来搞绿化不只有大草坪啊!”村民们笑道。

图片

2021年,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乡村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主任规划师、高级城乡规划师王婧率领团队来到“亚夫第一村”,立足当地的生态、农业本底,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打造了生态绿色的三产融合产业链。截至目前,戴庄村在规划引领下已完成305亩高标准农田生态化建设,并成为江苏省首个“盒马村”。

春和景明,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插秧机来回穿梭。大棚中,有机瓜果正茁壮成长,订单农业将把家乡味道送上城市餐桌。当前,农文旅融合二期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推进中。“乡村规划师不仅规划村庄的建设空间,更要从生态、产业到文化进行系统谋划。”王婧说。
图片
如何为一村定规划?

具体而言,乡村规划师如何为一个村“量体裁衣”,绘下规划蓝图?

踏勘是第一步,既要摸清村庄的用地情况,更要摸清村民的诉求意愿。
调查清楚土地利用情况是空间规划的基础。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二所高级城乡规划师黄佳还记得十年前,刚来到连云港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调研的情形。那是她毕业后负责的第一个村庄,经验不足再加上地形复杂、交通不畅,没有航拍飞机,只能用脚步丈量土地。“光是确定一条合理的村庄进山主要路线,就得来来回回爬好几次山。那时候,愣是把走两步路就喘的我锻炼成健步如飞的登山小能手。
图片
了解村民需求更是规划的重中之重。乡村规划需要面对的主体更多元,除政府和村集体之外,还有农民。“村里生活着的人是规划的使用主体,深度的入户调查才能了解他们的诉求。”苏州科技大学教授范凌云说。在苏州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调研时,范凌云在一个个唠家常式的对话中聆听村民的想法,ATM取款机、停车场等需求才慢慢浮现,成为表格中一个个待办项,落成规划设计图上的一个个小方块。许多村民都和范凌云成了好朋友,不在江村的日子里,她也能时常收到村民在网上的热情问候。

为乡村做规划,不能将城市规划的模式简单复制。“城市规划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而农村问题更为复杂,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口结构都不同,很难有一个固定范式。”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闾海说。

图片

因此,在编制规划前,需要深入调查“听他们讲诉求,也要讲给他听,让老百姓明白规划是什么,这样才能实施好。”闾海总结出“五在”工作方法,即“全程在村”“工匠在旁”“方案在地”“全时在线”“沟通在场”,“我们倡导扎根式、沟通式、陪伴式的规划服务,能快速地响应问题,优化设计方案,应对突发情况,保障优秀的设计较好地落地。

图片

在戴庄,王婧团队已经成为了村里的“自己人”,从“规划陪伴”变为“生活陪伴”,与当地乡村工匠相互学习交流,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利用废旧物品装点乡村,帮农民们推广销售当季有机农产品。为了辅助地方政府完成“自下而上”的当代乡村营建,团队还编制了《戴庄村乡村乡土建设指导手册》,用条目化、图示化的方式对村庄建筑、院落空间、绿化景观等方面加以引导,提供村民易懂、村委易用、乡镇易管的建设指南,实现“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转变。

图片
如何避免“千村一面”?

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中央农办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指出规划应深入挖掘村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不简单套用城市规划方法,避免造成“千村一面”。
图片
苏州环长漾地区,23公里长的稻米香径将周边特色乡村串珠成链,沿途可以感受锦绣江南的多样韵味。在开弦弓村感悟江村文化底蕴,在震泽镇感受蚕桑技艺的精妙,在平望镇体验田园康养生活,在横扇街道了解江南渔耕历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鱼米之乡样板区背后,是跨镇连片乡村规划的高瞻远瞩。
图片
2017年,苏州长漾特色田园乡村统筹规划招标,当时规划范围仅在南长漾片区,范凌云创造性提出,将北面的开弦弓村纳入规划范围,明确“中国·江村”的定位。“‘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统筹要挖掘特色,找到‘人无我有’的地方。”范凌云说,“1936年,费孝通走访开弦弓村及周边乡镇,写下《江村经济》,让这里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农村的一扇窗口。这就是很好的抓手,在环长漾地区打造泛江村的概念,结合各村既有的资源禀赋,能跳出江南水乡的同质化。
这一项目成为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的连片乡村规划,并于2022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在范凌云眼里,规划师就像是“老中医”,为村庄把脉后,找出桎梏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中医治未病,乡村规划师更要未雨绸缪,站在更宏观的视角对乡村发展进行判断,才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021年,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规划一所副所长朱恒来到睢宁县沙集镇时,密密麻麻的商铺沿街而立,这里已经是全国首批“淘宝村”,并在发展中逐渐辐射临近的4个村镇。同一片区,如何破解相邻镇的产业发展扁平化、低价竞争等问题?
图片
朱恒团队根据城镇建设布局和产业发展条件,规划采用“多中心、网络化、融合式”的发展模式,实现错位发展。沙集镇承担“中心”职能;凌城镇主打实木家具特色生产;高作镇引入智能制造焊接技术等,以钢木家具为特色;邱集镇在木质家具、金属家具基础上,发展床类、沙发类等软体配套家具。“规划工作就是多方达成一个更高层面的共识,最终形成一个互促、互补、共享的局面。”朱恒说。
“层次”是多位规划师提及的关键词。村庄规划不能将视野局限于一村,而要在城乡融合的综合背景下进行判断。2019年,江苏形成特色的“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的乡村规划体系,对规划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乡村发展光靠点的带动,力量是分散的,散落的星星之火难以燎原。”范凌云表示,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村村协同。王婧同样提及,“先从宏观区域角度找好发展机会和发展定位,再落到村域,对空间、产业、配套设施等进行系统谋划。”
此外,乡村规划,不能大拆大建,要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
图片

开弦弓村“小芳阿姨”是一个典型例子。费孝通在回开弦弓村调研时,大多数时间下榻在村民周小芳家中。现在,费孝通住过的房间、家具物品仍保持着原样,多余的几间空房则安排成民宿客房。在规划初期,有人建议在此进行规模化开发,做成高档的民宿。范凌云不赞同。“乡村建设不要搞哪里都有的东西,小芳阿姨在这里,可以跟大家讲江村的故事,这就是最珍贵的人文财富。”范凌云说,“要观察它,不要破坏它,让一切有机生长。

图片
培养怎样的乡村规划师?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2018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开展引导和支持设计下乡工作的通知》提出:“借鉴浙江驻镇规划师、成都乡村规划师等经验和做法,探索建立本地区设计人员驻县市、驻乡镇和驻村的服务模式。”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再次提出,支持熟悉乡村的乡村规划师参与村庄规划设计。
江苏在2020年启动“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引导规划师结合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开展驻镇驻村服务指导。省自然资源厅空间规划局一级主任科员赵雷表示,规划师下乡的核心是乡村振兴人才的问题。城乡融合的背景下,通过人才下乡带动资源要素下乡,弥补乡村地区人才短板问题,进而提高乡村建设水平。
江苏多地创新规划师机制,提高村庄规划质量实效。如苏州市成立“驻村规划师党建联盟”,无锡市建立“美丽乡村设计师”制度,连云港市制定《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开展“村庄规划精品创优行动”,通过培育示范项目带动全市规划水平提升。
在规划师下乡的过程中,也有一批未来的规划人才参与到实践之中。
范凌云将“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江村作为教学基地,用乡村实践反哺教学。2023年,牵头在村里举办“海峡两岸建筑类院校联合毕业设计”等,邀请了南京大学和台湾金门大学等海峡两岸6所高校开展联合毕业设计,汇聚学界研学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
站在常州新孟河殷村段眺望,现代化的校园临河而建。“要发挥职教资源在乡村建设中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常州市鼓楼区邹区镇工作站站长蒋祎宁表示。当地的学校中有与艺术设计、城乡建设相关的专业,新孟河两侧步道的景观设计,不少就是出自学校师生之手。“学校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不仅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在地人才,让城乡村规划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牢牢扎根。
日益变化的乡村发展需求,对乡村规划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规划师掌握基础规划技能,更要对乡村政策了熟于心,并要求规划师根据调研确定乡村的具体规划需求。
闾海将其概括为几点,前期设计时,站位要更有高度,视角要更有广度,真正解决问题的时候,方案要更有精度、沟通要更有温度,抓住重点,尊重各方诉求的基础上统筹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范凌云还指出,乡村规划师需要有情怀,要有正确的乡村规划价值观,站在农民和村集体立场上做规划。

今年,江苏计划对1.1万多个村庄进行规划,乡村规划师将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中流砥柱,在田间地头,听方言土语,用心用情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徐春晖 王心婷)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江苏中源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电话:025-86705719
邮  箱:1704738828@qq.com
网  址:www.zhongyuanguihua.com
地 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110号万达广场D座3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