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江苏财政统筹安排53亿元 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微讯江苏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2-06-24 | 629 次浏览 | 分享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再次表彰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大、任务完成质量高、建后管护效果好,明确2022年在分配中央财政资金时将通过定额补助予以倾斜支持。

正值夏粮丰收季,江苏大地处处金黄一片,麦香盈仓,更多的好消息不断传来……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再次表彰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大、任务完成质量高、建后管护效果好,明确2022年在分配中央财政资金时将通过定额补助予以倾斜支持。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关键一步。近年来,江苏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投入,“托底”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十三五”期间,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2460万亩,总投入超420亿元。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面积约4600万亩,耕地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


日前,江苏省财政厅发布消息,今年,省财政统筹安排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有力保障全年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400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万亩任务,确保全省粮食产量保持在700亿斤以上。


加大高标准农田资金投入,促进粮食亩产“节节高”


秧苗青翠,机声隆隆。麦收刚过,种粮农民又开始忙着酝酿下一季的丰收。


“小麦已经收完啦,超过100多万斤了!最近忙着水稻插秧呢。”徐州开发区徐庄镇吴集村种粮大户周广林忙碌在田间尤为感慨,他盘算了下,自去年建成高标准农田后,每亩产量提升了约200斤,承包的1000亩地,平均亩产量达到1400斤。


为何能增产?周广林细说了建设高标准农田前后的变化:之前灌溉费时费力,要从河里的泵站抽取水,再引入农田,这一过程要两个小时;如今,农田灌溉系统自动喷洒,还避免了跑水、漏水,每一处秧苗都能“喝”饱水,自然茁壮而生;从前农田零散,渠道杂乱纵横,农机无法驶入,农民施肥、插田都靠肩挑手扛,种粮辛苦,产量效益还很低下……如今,庄稼地“连田成片”,更修起宽敞平整的配套水泥路,农机穿梭其间,起垄、覆膜、点种方便又高效。对于今年的“稳产增收”,周广林信心满怀,他说,今年还将投入50万元,引进农业“北斗系统”,以后农机插秧、作业将更精准。


仓禀实,天下安。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而土地又是粮食的“命根子”,只有好田好地好水才能种出好粮食。


“今年咱家种植的14亩‘烟农’19小麦,收粮2万斤,平均每亩产粮1400多斤,大旱之年能有大丰收,这多亏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啊!”最近,在连云港东海县山左口镇团林村东麦田里,村民石磊打捆秸秆,满眼笑意。2018年,团林村6000亩农田被省确定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农田道路全部硬化,配套桥涵闸, 改大口井为机井,全村农田实现旱能灌涝能排。


确保“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是核心。去年,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省有关部门,邀请河海大学等专家参与,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并经省政府同意,明确自2022年起,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投资标准由每亩1750元提高至3000元,亩均标准增长71.4%


提高投资标准的同时,江苏还调整了省与市县分担比例,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市县财政分别分担20%、40%、60%,其余由中央和省财政补助。“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苏北、苏中,占全省的97%,省以上补助资金占各级财政投入的79%。”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副处长曹洁表示,这是落实好省财政承担地方投入主要支出责任的要求,更将“精准发力”,为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积极发挥财政政策效应。


多元化筹资,确保建设“高标准”


确保高标准农田建一亩、成一亩,“真金白银”的支持至关重要,除加强省级财政的资金保障外,还需各地积极巩固、拓展筹资渠道。


当前,江苏不少地方已形成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社会资本参与、收益农户筹资酬劳的“多元筹资”机制。


徐州规划,2021~2030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74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5.5万亩。为推进目标尽快达成,今年5月,工行徐州分行审批通过了1.8亿元项目贷款,目前已投放1亿元,将助力建设徐州新沂市港头镇、时集镇、棋盘镇、墨河街道和唐店街道5个乡镇及街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达98305亩。徐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项目正处于施工阶段——“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可期可待。


“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要求高,投入资金量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加快项目‘又好又快’推进的有效举措。”启东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主任陆庆辉介绍,当前正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融资新模式,目前,省农发行已下达启东高标准农田建设信贷资金指标一期贷款7亿元,二期贷款15亿元。根据建设规划,2021~2025年拟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


有了“高标田”,“富民田”正越来越多,“新农民”也在广阔田野找到希望。陆庆辉感慨说,这些年,启东市因“高标田”诞生了总计1600多个骨干种粮大户,连年获得亩均500元以上净收益。“这些‘收益’不仅装进乡亲口袋,还反哺‘高标田’建设,启东市261个行政村,除少数城郊村外,村村都从‘高标田’建设溢出的‘占补平衡’土地面积中,获得国家及省、市给予的奖励,总额超1亿元,进而反哺农业、造福乡亲。”


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产生的占补平衡等相关收益,可反哺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王景成介绍,2021年全省核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1.5万亩,预计可实现收入15.9亿元,其中9.4亿元将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外,江苏还在积极引进社会投融资,鼓励和引导受益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数据显示,全省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引入社会资金3.01亿元。“社会资本投入提高了项目建设投资标准,强化了项目区设施配套,较好地发挥了项目效益。”王景成补充表示。


创新管理方式,为建设开启“快进键”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群众提前受益,近年来,江苏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行“先建后补”试点,进一步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成片规划、成片发展,打造示范区。


“在资金使用方式上,我们提出允许地方采用‘先建后补’方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曹洁介绍,自2020年以来,江苏已在苏州、南通、泰兴等地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先建后补”试点,市县提前组织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市级评审立项后即可组织实施工程建设,当前,“先建后补”项目已纳入全省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      


苏州湖河密布、水网密集,呈现水田相依、田水相隔状态,农田连片规模小,零碎化程度高,因此,工程措施覆盖面小、施工难度大,导致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成本高。苏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小玫介绍,基于这种现状,苏州统筹市、县(区)、镇各级财力,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实现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保障模式。


当前,苏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乡镇组织实施——太仓市沙溪镇泰西村6000亩中央财政补助高标准农田项目,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增加县级投入1400余万元用于土地平整、道路黑色化等工程,种田大户称赞道“穿着皮鞋就能下田”;吴江区横扇街道1600亩中央财政补助高标准农田项目“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利用自筹资金将东西两个片区之间的高岗地削平连通,增加水稻种植面积44.55亩,并建设了农桥和硬化道路,实现稻田美颜、农机易行、村民方便的多赢格局。


推行“先建后补”试点,南通有效化解了农时与建设的矛盾。“过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般在春节后三四月份批复,六七月份完成招标,在水稻种植期往往无法施工,导致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支出进度慢,项目效益发挥迟。”南通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金海表示,去年下半年起,当地积极推行“先建后补”的建设模式,实现了早立项、早审批、早开工,所有工作均可提前半年开展。当前,全市45个共40.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均已开工,截至5月20日,全市项目建设进度达到40%以上,预计10底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实现当年项目,当年建成,当年发挥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农民切身利益,更事关“大国粮仓”的根基,不能“一建了之”,还要时不时“回头看”建设质量,以及管护、配套情况。“为提高各地管护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管护成效,省级财政每年安排奖补资金,对管护工作责任落实、管护成效明显的地区实施激励,确保高标准农田各项配套设施长期发挥稳产、增效、增收功能。”曹洁介绍,近两年,江苏财政额外投入近千万元,对管护工作责任落实、管护成效明显的地区实施激励,确保高标准农田各项配套设施长期发挥稳产、增效、增收功能。


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执行力度,每年11月底前,省财政会将下年度预算总量的70%提前下达市县。据悉,下一步,江苏将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战略机遇,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围绕“十四五”末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5000万亩目标,科学规划、有序推进高质量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努力将“藏粮于地”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来源:微讯江苏公众号】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江苏中源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电话:025-86705719
邮  箱:1704738828@qq.com
网  址:www.zhongyuanguihua.com
地 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110号万达广场D座3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