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近日,我省申报的“江苏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国家“山水”工程),实现了国家“山水”工程零突破,获得中央财政奖补20亿元。据统计,去年以来,我省累计成功申报4个海洋、“山水”、矿山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级工程,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近30亿元。
2021年9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国家“山水”工程申报工作,明确各省申报工程不超过1个,每个工程中央财政奖补不超过20亿元。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厅会同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组织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等技术支撑单位,立足江苏资源禀赋与生态本底,按照国家“山水”工程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总体格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核心导向,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积极申报。
江苏通江达海、河湖汇聚,长江横贯东西,大运河纵贯南北,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区。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时强调要“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充分考虑系统性、整体性、流域性和科学性要求,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大运河沿线河湖汇集区域”为申报范围,涉及扬州、淮安、宿迁、徐州4市19个县(市、区),面积1.95万平方公里。工程聚焦区域内矿山开采损毁生态系统结构、农田面源污染影响河湖水质、圈圩养殖造成湖泊湿地萎缩水系不畅等突出生态问题;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格局,保障水质安全为核心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共布局了湿地保护修复、水生态修复治理、国土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智慧监管共5类25个成熟子项目,其中11个已经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60.48亿元,实施周期2022-2024年,其中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具体实施湿地自然恢复12.8万亩、废弃矿山自然恢复1.4万亩;实施退圩还湖8.8万亩,湿地修复6万亩,河道整治0.14万公里,清退严重影响水系连通性的圩区;修复治理废弃矿山、采煤塌陷地共1.4万亩;重点整治洪泽湖、邵伯湖、京杭大运河周边的氮、磷易流失地块3.2万亩,有效消减面源污染入湖入河。
工程还聚力创新探索,依托江苏首创国土空间生态整治试点实践,支持徐州在运河流域开展生态化整治,在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的同时、腾挪建设用地空间;以洪泽湖湿地为样本,探索湿地碳汇核算技术路径;同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创新试验区建设,力争打造一批“两山”理论实践典型。
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筑牢江苏湖网地区生态安全基底,切实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培育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质量,增强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助力苏北革命老区振兴,努力打造小桥流水有人家、湖光山色鱼米香的“水韵江苏”,为助推美丽江苏建设、率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下一步,省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三部委工作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制定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协同推进项目实施,切实加强项目监管,确保做出示范,贡献江苏经验。
【来源:江苏自然资源网站】